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3 21:46:33
每經記者|彭斐 陳晴 每經編輯|張益銘
一則突如其來的公告,將半導體與產品集成巨頭聞泰科技(SH600745,股價41.83元,市值520.6億元)推上了風口浪尖。
10月12日晚間,聞泰科技發(fā)布公告披露,公司旗下貢獻百億元營收的核心半導體資產——安世半導體(Nexperia),突遭荷蘭政府與法院的雙重限制。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政策部下達部長令,要求安世半導體及其全球30個主體對其資產、知識產權、業(yè)務及人員等進行為期一年的“凍結”,不得進行任何調整。
緊隨其后,荷蘭當地法院應安世半導體三位外籍高管的緊急請求,裁決暫停聞泰科技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張學政在安世半導體的董事職務,并任命一名擁有“決定性投票權”的獨立董事,同時將聞泰科技方面持有的幾乎全部股權交由第三方管理。
視覺中國
安世半導體作為全球領先的分立與功率芯片IDM(垂直整合制造)龍頭廠商,是聞泰科技最重要的利潤來源和業(yè)務核心。財報顯示,僅2024年,半導體業(yè)務便為公司貢獻了147.15億元的營業(yè)收入和22.97億元的凈利潤。受相關消息影響,聞泰科技股價10月13日跌停。
10月12日晚間,聞泰科技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聞泰科技作為安世半導體的合法股東,堅決反對這種不公正待遇。公司將運用一切合法合規(guī)的手段,堅定不移地維護自身股東權利和公司利益。相信公正的法律和市場規(guī)則終將得到伸張,當前不合理的干預是無法持久的。
此外,聞泰科技方面呼吁各方應尊重商業(yè)規(guī)律和全球半導體產業(yè)的共生關系,停止將企業(yè)作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棋子。一個碎片化、政治化的全球供應鏈,最終將損害所有參與者的利益。
最重要業(yè)績支柱不穩(wěn)
根據聞泰科技公告,荷蘭時間2025年9月30日,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政策部率先對安世半導體下達部長令,明確要求安世半導體及其下屬所有子公司、分公司、辦事處等全球30個主體,對其資產、知識產權、業(yè)務及人員等不得進行任何調整,有效期長達一年。這道政令相當于將安世半導體的全球業(yè)務按下了“暫停鍵”,任何重大的戰(zhàn)略調整和資源調動都將受到嚴格限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部長令下達的第二天,即2025年10月1日,安世半導體的內部管理層出現了變動。
聞泰科技公告顯示,公司的首席法務官、首席財務官和首席運營官三位外籍高管,聯合向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yè)法庭(以下簡稱企業(yè)法庭)提交了對公司的調查與采取臨時措施的緊急請求。企業(yè)法庭反應迅速,未經庭審便直接下達即時生效的緊急措施,其中包括暫停聞泰科技創(chuàng)始人張學政擔任安世半導體控股公司執(zhí)行董事及安世半導體非執(zhí)行董事的職務。
經過荷蘭時間10月6日的庭審,企業(yè)法庭于10月7日正式裁決,將臨時措施進一步“加碼”并延長至案件調查完成。
裁決核心內容包括:暫停張學政在安世半導體控股公司的非執(zhí)行董事和安世半導體的執(zhí)行董事職務;任命一位獨立于安世半導體的企業(yè)法庭指派的外籍人士擔任安世半導體控股公司及安世半導體的非執(zhí)行董事,擁有決定性投票權;將安世半導體的所有股份(減去1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給稍后指定并公布的人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安世半導體是聞泰科技在2019年斥巨資收購的核心資產,早已成為公司最重要的業(yè)績支柱。上述一系列操作,對聞泰科技而言無異于“釜底抽薪”。
根據聞泰科技2024年年報,其半導體業(yè)務(安世半導體為業(yè)務主體)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排名第三,在中國市場連續(xù)多年穩(wěn)居第一,尤其在汽車半導體領域更是全球龍頭之一。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該業(yè)務板塊實現營業(yè)收入高達147.15億元,凈利潤22.97億元。
而在最新的2025年半年報中,半導體業(yè)務依然是公司在剝離產品集成業(yè)務后聚焦的核心,上半年實現營收78.25億元,同比增長11.23%,凈利潤12.61億元,同比增長17.05%,是公司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正積極與各方密切溝通
如今,對這一核心資產的股東權利被限制,創(chuàng)始人被排除在決策層之外,無疑將對聞泰科技的合并報表和未來盈利能力構成嚴峻挑戰(zhàn)。荷蘭方面的雙重限制,已對安世半導體的正常運營構成立即性挑戰(zhàn)。
聞泰科技在公告中坦承,盡管安世半導體的日常經營仍在持續(xù)運轉,但受上述事件影響,短期內將面臨“決策鏈條臨時變更/延長、資源配置靈活度下降等情況,可能會對企業(yè)運營效率形成一定影響”。
更深層次的危機在于對公司控制權的動搖。企業(yè)法庭的裁決導致聞泰科技的香港子公司裕成控股暫時失去了對安世半導體幾乎全部的控股股東權利(如治理權和投票權等),公司公告稱“控制權暫時受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聞泰科技強調公司的經濟收益權仍不受影響,但在創(chuàng)始人被暫停職務、擁有決定性投票權的外部董事入駐的背景下,聞泰科技對安世半導體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和日常經營還能施加多大影響力,已成為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聞泰科技迅速啟動了應急預案,并在復牌公告中披露了三方面的應對措施,力圖展開“自救突圍”。
首先,穩(wěn)定內外部經營環(huán)境是當務之急。聞泰科技表示,正“積極與供應商、客戶保持密切溝通,全力維系員工隊伍、生產秩序和銷售渠道的基本穩(wěn)定,緩解外部沖擊”。考慮到安世半導體在全球擁有超過2.5萬家客戶,其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工廠遍布多地,維持這條龐大供應鏈的穩(wěn)定至關重要。
其次,尋求法律途徑成為必然選擇。聞泰科技稱,“公司正在積極與國際律師事務所團隊溝通法律救濟方案及手段,將采取一切行動,最大限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此外,聞泰科技也在積極尋求政府支持。公司在公告中提到,已“主動對接政府相關部門,爭取支持”。
10月13日,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在回應聞泰科技相關問題時,林劍表示,中方一貫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針對特定國家企業(yè)采取歧視性做法。有關國家應切實遵守市場原則,不要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中方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